補習社的數量在近年不斷增加,幾乎每條街道都能看到補習班的招牌。這是否代表現代學生都需要補習社?其實背後原因不只一種。
當家長對成績的期待也提高,希望孩子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補習社提供模擬考、考題練習與升學輔導,能滿足這些需求。部分家長也認為補習能培養孩子自律習慣與學習態度。在少子化趨勢下,家長更願意投資孩子的教育,期望透過額外的學習資源提升競爭力。同時,社會對學歷的重視程度依然很高,好的成績往往被視為未來成功的保證。
另外,現代雙薪家庭普遍,許多家長工作繁忙,無暇親自指導孩子課業,補習社也扮演了托育與課業輔導的雙重角色。對於工作到晚上的家長而言,補習提供了安全的學習環境,讓孩子在放學後有地方繼續學習,不會因為無人照顧而荒廢時間。此外,同儕效應也是推動補習社成長的因素之一。當班上多數同學都有補習時,沒有補習的學生容易產生焦慮感,擔心自己會落後。這種心理壓力促使更多家庭選擇補習,形成一種循環效應。
但補習是否真的每位學生都需要,還是得看孩子的個別狀況。如果學生本身有良好理解力與自我安排能力,透過自學也能有效進步。反之,若在學習上有盲點或缺乏複習習慣,補習社則能發揮實質幫助。有些學生在團體學習中表現更佳,能從同學互動中獲得學習動力;有些學生則可能因為補習過度而感到疲倦,反而影響正常學習效果。